【人物简介】曹云虎,1963年6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工业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计划财务处处长兼主管所属企业财务工作的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六个人围着曹云虎,近一个小时的长谈,他亲切并仔细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末了,还邀请我们与他合影一张。仔细地比对光线角度和强弱,选择了一个适宜的位置。我们诧异地问道“学长你擅长摄影吗?”,他轻松地笑着回应“我可是我们摄影协会的副会长”。一时之间,我们才发现对他了解实在太少。
我是曹云虎
“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你们好,我是曹云虎,来自82级工业会计专业 ……”在迎接82级会计学子返校的会计学院座谈会上,一名着白色长袖衬衫、银边无框眼镜的校友恭敬起身,温文尔雅地在昔日师友面前再一次自我介绍。会后,巧闻得与他相识的同窗笑谈起,“曹云虎怎地变化这么大,当年何等气血方刚洒脱不羁,如今却这么文质彬彬了”。
三十年前的曹云虎,何许人也?或许可以从两大院系过去的一点轶事窥见一二。
无论当年的四川财经学院,还是如今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会计历来属于大门派,然而两大门派间交往甚繁、亦战亦和,战则高手对决、风雷激荡,和则松茂竹苞、争鸣齐放。这里要说的,便是82级会计与82级金融之间不可不蔚为壮观的“巅峰一战”。
此乃会计与金融之间的女排争霸赛,赛况波诡云谲,很是激越紧张。比赛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天色擦黑。而运动场边仍旧欢声雷动,当晚学校还有演出,但依旧不敌此处气势浩荡,不少人前来围观,赛场里三层外三层,赛事隐隐已至高潮。场上两支队伍兵戎相向,场下各自的啦啦队也没闲着,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力挺本系,呐喊助威此起彼伏,所有人胸臆俱豪情尽涌,希望能够折桂赛场。就在这胜负难分之时,金融系开始“喝倒彩”。犹如一颗微弱的火星被扔进饱浸脂油的草原,燎原之火蓦然腾起。阵营间的少年们开始肉搏,碰撞出青春里的耀眼火光。这一仗干得还不小,后面发生的事连派出所都介入了情况调查。
雄狮百万,亦有统帅之将,这一员领着会计82弟兄们“为荣誉而战”的大将,便是曹云虎。当时曹云虎还是系学生会主席,学校知晓此事之后究其责任,他站出来领罚受过,虽然被通报批评,但他心底奏着凯歌。
当然,比赛依旧继续。会计巾帼力挽狂澜,夺下这枚得来非易的金牌。因为激烈,所以被铭记。所有人回忆起这场赛事,俱是记忆犹新。同窗们谈话中的曹云虎,也定格成了气宇轩昂的模样。
那名性格外向、热衷于集体活动,能编能导,吹拉弹唱等都能即兴演奏一二,英气果敢才华横溢的曹云虎,带领着会计82,成为当时学校很是活跃的集体。慨然激越的青春,这是属于少年们的永恒荣光。
三十年倏忽而逝,但岁月并非悄无痕迹,厚重的时光,将一个弱冠少年锻造成一名知天命者,也正是时光,赋予了如今他这般稳而不躁的气度。然而他性格上的生动之处,熠熠生辉光芒如旧。在采访过程中,他精彩地描绘着当年声色场景,妙趣横生,让记者们耳目俱新、犹临其境。本次同窗再聚,因他在大一、大二曾当过班长,好多同学依旧大呼其“班长”,他也乐得再如同当年一般,跑前奔后,嘴角一咧,哈哈笑说道“好,再当一回班长”。
“……三十年来,难忘恩师教诲,难忘同学情深。”
座谈会上,他感恩并祝愿昔日师友,一躬作谢,温儒稳重。
他的心里,依旧住着那个爽朗不凡气宇轩昂的少年。
深交当照胆,独坐宜观心。
他是曹云虎。
“两高两强”论行政,腹有经纶气方华
毕业之后,曹云虎拿着学校的派遣证奔赴北京,就职于水电部财务司。那时北京并非如同今日一般炙手可热,不少人认为去北京工作等价于一份苦差事。但现实情况超出预料很多,工作环境很好,出差时甚至能坐上飞机,每个人还配备电话,这些优良的条件让他更珍惜这份工作的机会。
曹云虎说,他考大学有两个梦想,要么学经济,要么学法律。“瓜子符号机孔制,贝壳斧头算盘子”,从事会计行业,算是达到目标。但他工作二十六年,其中也有过几次较大人事变动——从在水利部财务司担任地方处副处长到在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企业管理部担任经理;再转战至中国灌排发展中心计划财务处处长,其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财务、计划、资产、审计等管理工作——虽从来没有做过一笔会计分录,然而,目前已是司局级领导干部的他,深深地懂得,财务讲究一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点却与世理相通,无论从事工作性质如何,有付出便定有收获。
曹云虎的主要工作经历都积累在了行政管理之上。工作岗位性质不同,会带来不同的体会与感受,而在部级机关中工作,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一套“两高两强”的经验。政策水平要高、理论水平要高;组织能力要强、协调能力要强。解读开来,所谓政策水平,体现在是否对政策了熟于心。在中央机关工作,政策早晚要面向全国,能够正确解读政策并熟练运用,这一点很重要。理论水平如何体现?如同学者做学术研究一般,在行政职位上,手不能停,脑方能动。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或浅谈或试论,并述诸笔端,集结成文,若能发表,则更锦上添花。组织能力则主要考究工作的完成力度,在中央机关工作,一人一岗,要能很快上岗,例如如何将你了熟于心的政策水平清晰、准确、快速地传达给别人;协调能力则贯穿于部门内外,对内协调好人事职能,对外能从容有效地沟通相关联的司局和部委。
实际上,这一套经验并非只适用于行政部门,对许多其他性质的工作而言,都有裨益。但曹云虎强调,这些东西虽然很重要,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根本、最基础的还是要打好个人的基本功。譬如哲学、历史这些在生活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学科,也一定要学扎实,并灵活运用在工作中,这样才能将其完成的很圆满。一个人想要成才,必须先练好根基,培养自己的能力。“你若要与众不同,必然能言人不能言,为人不能为之事。腹中不能空空。”
时代在转折,但也不失传承。曹云虎朗朗谈道,当前世界信息丰富,学生能接触到的事物远超于过去,想法也更活跃,更不受禁锢,这些是极好的。但三十年来,代际之间最深刻的不同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当代的青少年个人意识更强烈,感恩之心和自我满足程度等都与八十年代的少年们迥异。“比如艰苦奋斗,这一点绝不能丢,如财大赵德武校长所说,这是财大的‘神’。”曹云虎字句铿锵。
这番论谈,是为财大学子的拳拳寄语。
约好再相见
采访中,记者将一些打印稍显模糊的老照片展现给曹云虎,他接过照片,却依然一个一个念出了照片中每个同窗的名字,手指随着名字在相纸上游走,仿佛我们并非后生,而是与他、与相片中的人们都相熟稔的老友一般。看到了照片中的老教师们,曹云虎有些“调皮”地说,“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是我认为最‘坏’的老师——毛伯林教授,他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为人端正严谨,当年我的论文总是被打回来。为此我被‘逼’着常去图书馆、阅览室。之后,我的论文得了93分。对他,我一直心怀敬畏与感恩。昨日与老师再聚,我敬毛老师一杯酒,他七十八九的高龄,竟然饮尽,还搂着我说‘咱俩照张相吧’。”曹云虎有些感慨。
在会计学院的聚会上,想到恩师们日渐年迈,想到同窗共聚不易,他如同又做回了当年的班长,激情难抑的他邀同学们高举酒杯,并即兴朗声诵咏一联“桃李芬芳,喜沐春风万树绿;知恩图报,披肝沥胆对恩师”。
觥筹交错之间,阵阵碰杯声响,我们仿佛听见昔日同窗们的邀约-----三年之后,我们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