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磊:从心所向 求知若渴
    发布时间:2022-03-25 查看次数:



    < <编者按

    览尽群光荟萃、难舍故土人情。当年鼓起勇气在异国寻梦的少年郎,如今已回归故乡,并怀揣着期望、肩负着责任投身于科研与教学,唯愿风景独好的西财,成就他更美好的未来。


    人物简介:

    陈磊,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会计研究所所长。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8年)、财政部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项目(2020年)、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金融菁英项目(2020年)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200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国际商务管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博士学位,2012-2014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会计系博士后研究员。多次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成长项目等。研究方向:卖空机制、独董市场、信息披露以及媒体治理。


    与陈磊老师的会面颇为有趣,因为知道要访问位学术经历丰富、令人敬佩的年轻师者,笔者一行三人全员出动,恐有差池。采访当日我们提前到陈老师办公室门口,内心颇为忐忑。进门后,陈老师微笑着招呼我们坐下,言语亲切,极大的缓解了我们紧张之情。环顾四周,满橱书籍,满壁茶香,映衬出陈老师作为学术工作者的意致情趣。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对这位博学有趣师者的采访。


    学术心程 居高声远非籍秋

    回望漫漫学术路,荆棘丛生。从本科到博士,陈磊老师的专业从管理学横跨会计学,每一次改变都是一次重大的抉择。当被问起选择中的权衡与转变遇到的问题时,他答道:“每当面临选择时,都会出现一些机缘巧合促成我的决定。在某个阶段刚好遇到了可以带我进入新领域的导师,碰巧我发现自己对新的专业领域也很感兴趣,认真考量之后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去做出转变,因此换个研究领域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由于专业的跨度很大,其中能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谈到这个问题陈磊也十分感慨。回顾博士时期,由于对会计学没有系统的了解,他面对全新的科研方向找不到突破口,困惑、茫然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在他的苦苦坚持下,转机终于出现,他进行的研究实现了巨大突破,论文得已发表。诚然,科学研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这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陈磊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科研的路上自己并不孤单,甚至是快乐的。

    针对换专业的问题,陈磊特别强调了“兴趣”二字。本科时候学的管理专业总让他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作为缺乏实践经历的学生,管理学过于理论化的课本知识往往给他一种“纸上谈兵”感。而会计、金融则显得更加务实,它们看得见摸得着是可以真正拿出来谈说论道的东西。

    在学习会计学之前,和社会普遍观念一样,陈磊也曾以为会计的工作就是做账,无非是做做表、分析数据罢了,没有什么可值得研究的东西。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会计是一门复杂且与时俱进的学问。他告诉我们,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时代相比于原来的小数据时代,企业需要处理海量、非结构性的业务数据。财务部门需要对数据进行快速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并且将有效信息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使得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依靠传统会计方法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这也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而这,正是现代会计的研究发展方向。就像现在的业界数据会、新闻发布会,分析年报财务报表等等都是会计的范畴。

    会计除了跟数字打交道之外,还要跟投资者、政府机关等不同的群体打交道,交流的内容是很有深度、值得细细查究的,如果不深入接触会计的话,是很难了解会计真正在做什么的。

    谈起国内外学术研究间的差异,他表示二者的差异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当下财经学校的老师们在学术研究方面落实的非常好,不断地在缩小和国际上的差距。而且国内和国外相比,更注重于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家所用,为改善我国的经济做一些贡献,是比国外一些在象牙塔中的研究更有意义的。



    西财印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如此出色的求学经历,他为何会选择来到西财?

    陈磊表示,一方面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回国前,他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各大高校offer,认真分析了每个学校的发展前景和影响力。陈磊认为西财有着悠久的学术研究历史并在西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很是符合他的愿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成都人,留在成都是他可以安心做研究的保障之一。除此之外,他特别提到了西财会计学院本身的强大吸引力。他指出,学院的制度灵活,给老师们提供了一种轻松的环境和氛围;学院与国外大学交流众多,老师可以获得很多出国访问的机会,这在很多其他学校是无法想象的。有了这种与外界进行科学研究交流的氛围,老师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术钻研当中,创造新的突破。

    对于财大的学生,陈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提到,由于西财会计学院本科收分很高,财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十分突出。在教学过程中,他深深的感觉到,西财学生的学习能力、眼界和思维活跃程度真的完全不逊于国外的学生。这也和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比如说国内外高校的交换、师资力量更加国际化等不无关系。

    提到对西财未来的期许,他以学校的教学改革为例,指出了西财的根本竞争力——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随着大数据时代带给财经类院校的巨大冲击,学校、学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加深了对统计、计量、编程等课程的教学。陈磊指出,学校将目光放的很长远,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在工作中反思、研究课程改进及学生培养方式,不间断地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来增强我校学生的竞争优势,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人才培养 新竹高旧老干为扶

    西财的学术氛围和教育环境深深地吸引着陈磊,西财的学生也同样不断地带给他別样的欣喜。他认为如今西财的学生相比较于自己本科时期的学生,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方面现在学生所知道的信息更多,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机会,知道现在竞争有多激烈,所以现在的学生目标更加的明确。当然这和我们是财经类院校也不无关系,因为财经类院校有各种各样的证书可以考,与其他专业相比,考证不失为一个相当明确的目标了。另一方面便是优异的英语能力,“现在的学生英语比起我们那时候真的好很多,我们那时候的英语是一个班里面,能找出一两个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就很不错了。但现在我的班上,少说有一半的学生都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一个班至少能找出好几个英语是比较优异的。”

    虽然平日里科研任务重,但陈磊仍然秉持着刚投身于教师行业的那份初心和责任,在做好科研的同时,认真负责地为同学传道解惑。虽然比起国外的学生,国内学生偏内向、师生互动不多,但他想出了通过课程设计给学生们创造机会的办法,让内向的学生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和学习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磊高质量的教学也为他带来了学生们的高口碑,除此之外,西财学生的评教也总是能带给他欣喜。他说:“我其实每次到了开学的时候,都很期盼看学生给我写的评教,我很想知道,学生在自己写的那一栏里,到底写了一些什么。这些给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你的付出能够让学生记住你,比如上一届学生,他们会给下一届学生说,陈磊老师讲得怎么怎么样。”谈到这里,他笑着对我们说,其实比起自己的成就感,令他最满足的就是自己教给学生们的东西能够对学生的职业或生活有意义,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影响。




    职业引导 风华正茂鹰击长空

    针对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陈磊认为,在初高中阶段习惯了被人约束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加强时间管理和自律的能力,不能一下子就太放飞自我,更不要被一些不太正确的观念误导,例如“能力更重要,学习成绩不重要”。他指出,GPA是用人单位和学校考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多数学生还是要把学业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陈磊还特别提出,学生应当关注自己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大学教育和社会发展更新之间的滞后差距,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来弥补,不能仅满足于老师教授的知识。

    作为一个在海外留学多年的海归老师,在学生毕业后去国外留学还是留在国内的问题上他认为有三类学生是不太适合出国的。第一类是能够申请到国内顶尖学校、但在国外没有拿到足够好的offer的学生第二类是对出国留学的回报率过分在意的学生,他说:“其实就算你是名校毕业的,你要回来马上就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难度也相当的高。因为我也认识好多从欧美名校回国的,但是回国以后他们的薪水并没有几年或者十几年就能够收回当年在国外的花费。”第三类是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持出国的学生,这类学生,一定要到海外名校的好专业才有意义,不然压力会非常大。

    “我觉得大部分能够博士毕业,不去业界找工作,而选择回到高校的,应该都是天生对研究感兴趣的,那么这些人通常都有一些特征就是能够坐的住。”当被问及学术对于自己的意义时,陈磊这样说道。除了能从学术研究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研究带来的生活状态也深深吸引着他。他谈到,相比较于投行的高薪酬、高压力,他更倾向于高校弹性的生活方式和单纯的生活环境。文章来源/刘星雨 赵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