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杏坛 细嗅桃李香——访退休教师黄增玉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初心常拂拭 不畏前路难
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黄老师也是如此。
1971年初未满十八的她从家乡四川成都来到云南耿马国营勐撒农场当知青,在云南农场一干就是8年半。
1977年底恢复高考时,她还呆在云南的边疆农场,白天干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复习功课常常到深夜两三点。纵使知青岁月是如此艰难,她依旧拿着课本奋发苦读,在众多知青当中脱颖而出:高考成绩上线,成功获得了参加体检的资格。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她与大学梦想擦肩而过。
回到成都,黄老师仍然坚持考大学,可是当时的她,由于年龄超过25岁,只能选择电大的会计专业。自此,她踏上了学习、工作两不误的生活,每天在学校、工作单位和家三点往返,虽然劳累但不能阻挡她对知识的渴求,最终她成功得到电大文凭。
“1984年,我到四川银行学校当了一名教师。”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她顺利考入四川大学再次深造。她经常是早上站在讲台上当老师,下午赶到四川大学当学生。三年读书期间,光是自行车骑行的路程就有上万公里。
在四川银行学校任教期间,黄老师于1993年11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9月获得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奖。她说:“我没有特别高的学历,这一生踏实把自己的事干好就可以了。”
2000年10月,四川银行学校与西南财经大学合并,黄老师的人生再次迎来挑战。提到这里,黄老师感慨:“肯定会遇到困难啊!”学校合并之后,对教师素质水平的要求更加严苛,这使得她必须开始新的学习与努力。
“首先要努力考取普通话证书和高校教师资格证,否则连站讲台的资格都没有!”
而此时四十多岁的她,是全校要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中年龄最大的,即便这样,她也从未放松对自己能力以及治学的要求——“考过了我才真正有资格站在讲台上啊!”
面对学校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她的压力也是极大。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她在讲台上褪去了昔日的紧张,自如地在讲台上展现她教书育人的风采。
花开满杏坛 传递正能量
作为老师,她觉得最重要的是站在讲台上把课讲好,其次是在讲台上保持阳光的心态,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身为大学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平日里其实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工作要做,而这并不让她感到疲惫,反而让她动力十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精心指导学生的每一篇论文,耐心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甚至只是教学楼走道里的一声问候,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关心。
性格温婉,为人踏实的黄增玉老师在西财受到了众多学生的赞赏与喜爱。她回忆说,曾经有一位到美国留学的学生给她发来邮件,其中这样说道:
“黄老师,大家都说你是个好老师,财大学生要求多,老师太严厉不喜欢,老师上课太轻松不喜欢,给分低不喜欢,给分高了还是不喜欢,但是能让这么多同学都觉得你好,真的挺难的。”
“那时那刻,我心中的感觉就是:这老师当得值了!”黄老师沉浸在温馨的回忆里说到。
当时会计学院的教师较少而课程偏多,有时一周她要上三十多节课,还经常是上大课。就算在这种情况下,黄增玉老师也没有忽视课下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站在讲台上的她,更加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她用一句话概括了她的教学生涯——好好做了就不后悔!
她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身教重于言传”。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2013年9月黄老师获评第二届西南财大“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并在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13年5月黄老师的退休生活开始了。
退休后的她没停止作为会计人对教学工作的热忱。她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课程中心”,即对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是全校教师中最优的。
经过学校的推荐,2014年5月10日上午,她在北京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为全国高校的老师们上了一次以“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视频公开课。
为了这一次课,她足足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可见她的内心对这一方讲台真的是爱得深沉。
同年,她还向学校申请了本科教学改革的项目。
她和她的同事们用了三年多时间,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学》课程线上系统的《会计学练习题库》和《会计学考试题库》进行了全面修订、拓展和完善。2017年5月,她接受学院精准扶贫的任务,不辞辛苦到位于四川藏区的金川县,为该县全县112个村(社区)的村主任和会计进行会计核算、管理方面的课程培训,其中包括52个贫困村。
在会计学院申请AACSB期间,黄老师还提供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会计学》相关文件文档以及《会计学》、《基础会计学》两门专业课程的标准化试卷。从2015年到现在,她接受学校的聘任担任学校本科督导组的老师,几年来听每位老师的课,她都会按照学校教务处课堂教学要求标准评估老师们,上课前与老师打个招呼,课后有些交流:肯定他们的长处及优点、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搞好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尽一份心力。
黄增玉老师感慨,她退休后的几年,西财变化颇大。在办学理念上,更加重视本科的教学质量;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
“之前,教室里只有电扇,夏天每次上课都汗流浃背,而现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空调。”
黄增玉老师认为西财的成长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能有这些进步,真的很不容易,这些变化与学校的领导和所有的教职员工密不可分。
寄语会计人 细嗅桃李香
黄增玉老师语重心长地讲:“会计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信。”
作为一个会计人,诚信比业务能力更重要,甚至要把诚信看得比你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不讲诚信的话,干这一行就是自己害自己。”
对年轻一代的会计人,她给予了最真切的寄语:好好地学习,认真地工作,拥有你们精彩的人生!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
(文/《会计学人》杂志 张迅 余佳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