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财会计观点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西财会计观点 - 正文

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商学教育正在深化跨学科融合特性

来源: 日期:2024-12-09作者: 浏览量:

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着商业版图,也为商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教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

“商学教育近年来呈现出跨学科融合、个性化、国际化、强调社会责任等新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也体现了商学教育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


紧跟技术步伐不断创新,商学教育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新实践、新需求的推动下,商学教育正朝着数字化、跨界融合、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等方向发展。


未来商学将注重跨学科个性化教育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新兴技术的需求,跨学科教育正在成为商学院教育的新常态,而跨学科人才的需求也有水涨船高的趋势。

谈及新的时代背景下,商学教育的新特点,唐雪松首先提到,跨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常态。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新兴领域的层出不穷,商学教育正逐步深化其跨学科融合的特性。未来,商学教育的范畴将不再囿于传统的商科知识,而是广泛吸纳大数据、人工智能、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唐雪松说,“跨学科属性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确保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并驾驭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

“技术+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也为个性化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雪松表示,每位学生都有其特定的职业规划和能力图谱,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兴趣进行精准分析,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方案,实现定制化培养十分关键。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的最新报告,2024年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达到102.48亿美元,且在接下来的五年内,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3.51%。“教师可以利用AI进行智能测评和教学分析,不仅能精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还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建议。” 唐雪松介绍。

另一方面,技术迅速迭代和知识的不断更新还会让终身教育理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唐雪松谈道:“未来的商学教育将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线课程、学习社群、校友活动等创新教育方式,将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支持。”


关注国际化议题与社会责任

当前全球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决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将离不开其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拓性的资源整合。

唐雪松认为,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化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更加重要。

“商科教育在体现国际化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方面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例如,通过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交换与合作项目、全球师资与教学资源整合、项目国际认证以及培养全球领导力与社会责任感等途径。”唐雪松说,“商科教育需要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培养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业人才。”

另外,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也是当前商学人才需要关注的重点。

唐雪松强调,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未来的商学教育也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商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将绿色理念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和社会挑战,通过专业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力量。


以上文章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作者温雅兰。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唐雪松,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西南财经大学首届“光华英才”入选者。担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审计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会计与审计理论、公司财务行为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发表于JRI、JAPP、《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资政报告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多项成果或资政建议被国办、国家部委或行业组织采纳。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中国工商案例库等,案例课程入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案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