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中国近现代会计事业主要奠基人,中国现代会计师制度创始人和会计师事务所首创者,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中国现代审计之父谢霖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西南财经大学建校100周年。5月10日,谢霖会计思想学术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诚正楼720会议室举行,会议同步发布了《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系列成果》。来自多所高校及行业协会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永强主持开幕式。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永强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肯定了谢霖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会计、审计事业主要奠基人、中国现代会计师制度创始人、会计师事务所首创者和创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的历史贡献。他指出,深入研讨谢霖先生会计思想,就是要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谢霖先生的学术思想、办学理念、治学品格,服务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坚定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贡献西财力量。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唐建华代表行业协会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是对中国近现代的会计、审计事业开拓者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新时代财经教育使命的深刻践行,谢霖先生是注册会计师精神的哺育者和守护人,他以“饿死不贪污”的职业精神铸就了注册会计师行业根基,为行业发展壮大提供不竭动力。他表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愿与西南财经大学携手,以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继续培养更具会计素养和家国情怀的高端人才。

谢霖会计思想学术研讨会由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彬、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利教授、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吉利教授分模块主持。


在“谢霖会计与教育思想”主题研讨模块一上,西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赵德武教授以《致敬先驱之志 续写时代华章—— 谢霖先生的历史贡献、感动经典及其时代价值》为题,总结了谢霖先生在会计学科、会计教学和会计职业等领域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指出谢霖先生思想和精神的精髓主要体现在经世济民的理想抱负、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质、公平正义的思想内核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四个方面。暨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宋献中教授以《潘序伦、谢霖俩位先生会计教育思想之启迪》为题,阐述了潘序伦与谢霖两位先生的会计及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数智时代会计学科发展的启迪。厦门大学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杜兴强以《传承老一辈会计学家学术思想、进行会计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为题,指出谢霖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会计人物之一,并系统阐释了谢霖“客观公正”原则对现代会计伦理建设的指导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周华教授发表《谢霖先生的会计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结合经济治理需求,提出法治化是会计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会中,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教授隆重发布《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史》,这部著作首次以全景式视角,完整勾勒出学校百年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科自创立以来,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同频共振。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历经风雨洗礼,始终砥砺奋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全书依据历史发展脉络,将学科发展历程系统划分为五个重要阶段:光华大学沪校学科肇始(1925-1938)、光华蓉校成华大学接续(1938-1952)、新中国成立后汇聚重振(1952-1978)、改革开放以来锐意进取(1978-2012)和迈入新时代后创新突破(2012-2025)。发布会上,唐雪松教授深入阐释了学校会计学科深厚的历史传承,生动解读了"光华精神"孕育的历史背景及其当代价值。他着重介绍了学校会计学科创始人谢霖教授的卓越贡献,正是谢霖教授的奠基之功,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谢霖会计与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模块二上,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孙芳城教授探讨《国家审计治理效能提升的逻辑与路径思考》,提出审计理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会计评论》《中国管理会计》主编王立彦教授以《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谁更具备完整独立性》为题,借案例揭示监事会监督问题,剖析独立性,还分享谢霖与北大的渊源。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董必荣教授以《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题,强调理论创新需扎根中国实践。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付磊教授以《为何编写〈银行簿记学〉》为题,从成书的历史和经济背景探索了谢霖教授创造此书的根源和动机,并解析了该书对中国近代会计教育本土化的奠基作用。

“谢霖审计思想传承与审计理论创新”专题讨论上,首先由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系列成果。系列成果聚焦国家审计理论创新,传承谢霖审计思想精髓,为构建中国特色审计自主知识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蔡春教授以《西财会计学科之审计基因——谢霖审计思想及其传承创新》为题,深度剖析谢霖审计思想对西财会计学科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华春荣以《传承大师精神 推动审计创新》为题,号召行业同仁继承谢霖大师精神,共同推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继勋教授发表《谢霖对审计和会计教育事业的贡献》,系统总结谢霖在审计教育领域的开创性实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琦教授在《谢霖审计思想的当代价值与会计审计学科的未来挑战》中提出,需以历史智慧应对数字化时代学科发展的新命题;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余怒涛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审计理论创新:变革与挑战》为题,探讨技术变革对审计方法论的重构路径。
在“谢霖学术思想”专题研讨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吕长江教授以《家族企业会计相关问题研究》为题,解析传统企业治理中的会计实践挑战;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靳庆鲁教授通过《百年上财会计学科史》,阐述谢霖思想及与上财会计学科渊源,展现学科发展与时代需求的紧密关联;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主任赵丽生教授以《谢霖会计思想的精髓是客观公正》为题,解读谢霖会计思想体系,强调“正则”所蕴含的客观公正精髓;东南大学高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院院长陈志斌教授以《谢霖学术思想对新时代会计改革的启示》为题,以会计改革的视角,重构了谢霖学术细想的核心对于我们当代的启示;信永中和集团总裁、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宋朝学先生以《数智化时代谢霖思想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呼吁技术变革与历史传承融合。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院长李百兴教授在《会计的国际融合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谢霖给我们启迪》中,呼吁立足本土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会议闭幕式上,余海宗教授对本次研讨会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历史脉络的深度梳理与前沿议题的多元探讨,不仅系统呈现了谢霖先生学术思想的精髓与时代价值,更以学科史和系列成果的发布为契机,为会计审计学科发展注入了历史智慧与创新动能。并呼吁学界与业界携手,以谢霖思想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理论创新,在人才培养、学科交叉、技术赋能等领域开辟新路径。最后,他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以及行业同仁的长期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会计学院以百年校庆为新起点,赓续先驱之志,在会计审计教育研究领域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此次会议彰显了西南财经大学在会计审计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既是百年学科基因的传承实践,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会计审计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杨凌峰 图/赵铭、雷金鑫、苏香逸、白忠仪、张佳欣、邓寒玥、颜婉婷 初审/戴泽伟 复审/邓博夫 终审/唐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