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要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首要新闻 - 正文

构建中国自主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5专题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

来源: 日期:2025-09-30作者: 浏览量:

2025年9月27日,由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5专题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财务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这一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实务界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教授主持。

在简要介绍与会嘉宾和会议背景后,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永强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回顾了学校于2025年6月3日成功举办的百年校庆盛典,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并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主题发言

赵德武教授:描绘蓝图,指明方向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赵德武教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和背景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聚焦并深入研讨中国会计学会下达的重大课题——“中国自主财务管理体系: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关键问题”。

赵德武教授强调,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时代的召唤。中国会计学会为此已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了理论、制度、方法、实践“四位一体”的建构路径。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将此任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通过出版一本蓝皮书、发表一批原创性论文、形成一批高质量智库成果等方式,扎实推进体系建设。他提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坚持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相结合、顶层设计与专项研究相结合,致力于培养一批能立足中国、解决中国问题的优秀学者。他号召与会专家坚定理论自信与学术自觉,积极梳理、凝练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概念和原创性成果。

马永强教授:系统阐释,构建框架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永强教授从时代背景、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关键问题四个角度,对如何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度剖析。

首先,他阐明了构建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他指出,社会科学的本质是创造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现客观规律。在技术革命重塑财务逻辑、地缘政治深刻演变、世界分配格局变化的宏大背景下,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尤为迫切。进一步,他提出,体系建构应围绕知识、学科、教材、话语、学术“五大体系”,做到“三个充分体现”——充分体现党的创新理论、伟大实践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贯穿历史、理论、实践、世界“四大维度”。落脚到基本框架与关键问题上,他进一步阐述了应如何构建涵盖核心要求、关键维度、关键问题和关键标志的基本框架,并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指出了如数智技术与财务管理方法创新、国有资本监督、科技创新型企业财务等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关键议题。

李颖教授:回应时代,破立并举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李颖教授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财务理论范式在中国实践中已显现出“适配性”困境。构建自主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是时代变局下的“战略突围”。她建议,自主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与中国会计学会的总体框架相融合,横向围绕“基础理论、筹资、投资、分配、拓展领域”等核心环节设置知识板块,纵向按照“理论—制度—方法—实践”的“四维一体”范式推进,形成横纵交错、逻辑闭环的知识矩阵。她强调,这一体系的构建必须破立并举,摒弃对西方资本逻辑的盲从,真正立足中国实践,建立起能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论逻辑。

吴娜教授:哲学思辨,中西互鉴

天津财经大学营运资本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娜教授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出发,探讨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她认为,中国需要的财务管理必须具备“制度嵌入性”、“文化适配性”和“实践导向性”三大核心特性,以避免对西方工具的盲目照搬和对本土经验的过度依赖。她创新性地提出,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四个哲学命题出发,系统辨析中西方财务管理思想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制度、方法和实践体系。她认为,这不仅有助于突破西方财务理论的范式局限,更能为全球新兴市场国家提供“非西方化”的财务治理参考方案。

圆桌讨论

在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胡国柳教授的主持下,全体与会专家委员围绕“中国自主财务管理体系: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圆桌讨论。学术界专家指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直面中国特有的财务实践问题。有专家以国有资本监督与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为例,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智技术实现国有集团内部“战略引领”与“运营自主”之间的动态平衡。讨论认为,对国有资本效率的评价不应简单套用西方股东利益最大化标准,而应融入国家战略实现度、产业链安全等多元目标。来自企业界的专家提到了有关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如系统整合壁垒、数据孤岛以及财务人员能力转型滞后等。多位专家建议,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应高度重视这些“实践痛点”,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工具箱。经过充分交流,与会专家普遍认同,中国自主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坚持“破立并举”,打破对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立足中国制度、文化与伟大实践。

本次专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财务管理学界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为推动中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文/牟秋睿 审稿/唐雪松 李彦 饶玉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