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郝书辰教授莅临西南财经大学,就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为学校首届会计、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国家审计的职能与发展》专题讲座。郝书辰主任委员是我国审计领域的著名专家,长期致力于审计事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西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一直给予高度关注与支持。

学校党委书记赵建军,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永强,副校长马永强陪同调研。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彬、院长唐雪松、党委副书记杨长虹、教授委员会主席余海宗,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蔡利、副主任屠致远,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旭、副主任徐喆轩以及教师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上午9时30分,调研座谈会在柳林校区诚正楼720会议室召开,由马永强副校长主持。李永强校长代表学校对郝书辰主任委员莅临调研表示欢迎,并从学校的百年发展沿革,学科成果和学校审计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特别提及学校今年首批招收的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的行业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层次审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希望借此次调研获专业指导,提升审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郝书辰主任委员在座谈中指出,审计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在于应用,这一导向需紧密结合审计领域实务需求落地。从当前发展实际来看,需重点围绕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明确实践成果在学位授予中的评价标准,合理区分团队成果与个人贡献,科学界定社会科学领域实践成果的衡量维度与学生参与度认定方式;二是增强产教融合的实际效果,推动行业优质资源有效融入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避免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破解政府审计研究中“一手资料获取难”的瓶颈,积极探索高校与审计机关协同科研机制,促进理论研究与实务需求深度融合。郝书辰主任委员还特别肯定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取得的显著成绩,称其“在全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希望学校继续发挥优势,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就学校审计专业学位项目建设情况作专题汇报,系统介绍了学校在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制实施、审计案例库开发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成效。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计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余海宗、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蔡利等结合教学与管理实践提出建议。郝书辰主任委员根据全国审计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趋势,对学校实践教学优化与产教融合深化提出具体指导意见。马永强副校长代表学位点表态,表示将认真落实调研建议,持续完善培养方案,推动审计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后,郝书辰主任委员在学校原校长、党委副书记卓志教授,会计学院院长唐雪松、党委书记刘晓彬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办学历程与学科积淀,并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下午14时,郝书辰主任委员在诚正楼720会议室作《国家审计的职能与发展》专题讲座。他从宪法与审计法切入,系统解读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能及2021年审计法修订要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阐述审计监督体系建设与监督贯通协同的发展方向,并就内部审计的作用发表见解。讲座结束后,郝书辰主任委员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针对“审计专业学生如何提升实践能力”“税收监管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鼓励师生“扎根中国审计实践,既要精通理论,更要擅长实操”。


此次调研与专题讲座不仅为西南财经大学审计专业学位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也为学校与全国审计专业学位教育界深化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实效,努力培养更多“懂业务、善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审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