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师友广记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师友广记 - 正文

1988级研究生会计学/杨正良:忆西财会计系五位教授

来源: 日期:2025-05-14作者: 浏览量:

忆西财会计系五位教授

文/1988级研究生会计学 杨正良


我1988年9月进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读研究生,当时会计系有多少个正教授呢?印象中只有5个,分别是雷瑶芝教授、黄伯慇教授、毛伯林教授、夏轻舫教授和黄浔教授。

为了印证我的这个记忆,我特意在网上搜索,找到了一张“上海、中南、西南、东北财经大学学科教授对照表”,这张表截止日是1987年10月31日,正好是我们入学的前一年,当时西财有15个学科共有55位教授,其中会计学科有5位,正是前述这5位教授,算是教授比较多的一个学科。

这五位教授中年龄最大者为夏轻舫教授和黄伯慇教授,他们都出生于1918年。

夏轻舫教授194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他在学校一直讲授《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这门课。夏教授当年是否给我们班讲过课以及我们这一届他带的谁,我已没有印象了。但夏教授参加了我们的毕业论文答辩,结束以后与我们一起合影,这张照片我至今还保留着。

黄伯慇教授1944年毕业于华西联合大学,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1984年期间任会计系主任,那时他已过了花甲之年,是中国会计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当时在全国要是没有一定的影响力是选不上的。我们1988年进校时,黄伯慇教授刚过古稀之年,已经退休,但仍在带审计方向的研究生,我们那一届带的是何厚高和崔泽军两位同学。黄教授当时给我们讲的课程是《国外审计理论专题》。他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下课时常跟我们扯谈。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我斗胆问了黄教授一个问题,像他这样的资深教授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如实回答了,说不高不高,就三百多元。让我们惋惜的是,我们还没毕业,黄伯慇教授突然去世了。当时会计系组织我们研究生去参加追悼会,学校的大巴拉我们去的。黄教授去世后,何厚高、崔泽军两位同学转由张齐新副教授指导。

五位教授中我最为熟悉的便是雷瑶芝教授,因为她是我的导师,接触最多。

雷教授1919年出生于成都市,1942年毕业于成都光华大学会计系,1942-1952年历任光华大学和成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兼任四川省立会计专科学校和川康农工学院、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讲师、教授和职业会计师,1952年任四川财经学院会计系教授,1955年兼任会计系副主任和四川省手工业管理局副局长,1960年任成都大学副教务长,后又任四川财经学院副教务长、教务长,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教授、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我第一次见雷教授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那是入学大约有两个月的时候,系里给我们分配导师,由雷教授指导我,并要我们主动去老师家里联系。当时,雷教授就住在学校里面,与我们学生宿舍隔着一个老体育场,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盖的专家楼,苏式建筑上下两层。那是一个下午,我去二楼敲门,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开门的正是雷教授,那时她快70岁了,精神矍铄。客厅里陈设简单,有两把旧式藤椅,她招呼我坐下,转身去柜子里拿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糖果,打开盒子要我吃糖,这分明不像是我的老师,而更像是我的奶奶,顿时我不再拘谨。她问我本科哪里毕业,是否工作过。我说我毕业于湖南财院,在一个中专学校工作过两年。她告诉我西财会计学1983年招研究生,就录取了谢诗芬和吴艳鹏两位湖财毕业的同学。我告诉老师这两个同学我都知道,他们俩在湖财都很有名气,比我高三届,一直是我仰望的学长。那天下午,我在雷教授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倾听她老人家的谆谆教诲。

第二个学期,雷教授给我们研究生讲了一门专业课,她每次讲课都备新课,不用老讲义,尽管已经70高龄,仍然坚持站着讲课。

毛伯林教授生于1927年,我们在校时,他正担任会计系系主任。他1947年考入西财前身成华大学会计系,上个世纪50年初又考入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回到西财的前身四川财院,从此把自己一辈子献给了西财会计系,见证了会计系从发展到壮大的历史。

毛伯林给我们讲授《会计理论探索》专题,善于用启发式教授,鼓励大家独立思考,不约束我们的思维。讲到某一个具体理论问题时,他首先介绍当时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有哪些基本观点,当时国内会计基本理论比较有名的有厦大葛家澍教授、上海财大娄尔行教授、人大的阎达伍教授,他就将这些名家的观点是什么,一个一个呈现出来。然后,再讲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让我们同学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毛伯林教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搞开放式教学,记得我们刚入学不久,会计系便承办了一个全国性的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大学会计学的青年老师及研究生来校作学术交流,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在校期间,我们还听了当时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丁平准、上海社科院教授王文彬等全国有名的专家教授来校所作的学术报告,大长见识,受益匪浅。

黄浔教授是当时五个教授中最年轻的一位,生于1930年,他带的研究生是我们班的支部书记肖序同学。记得有一次肖序同学还带我去过黄浔教授家里,他家就在研究生楼东面的家属区内,师母还亲切地给我们倒茶。

黄浔教授也给我们讲过《财务分析专题》,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杜邦财务分析方法,我们以前在大学学的都是苏式财务分析方法,而杜邦分析方法是美式分析方法,最早由杜邦公司使用,我们感觉这种分析方法新颖、严谨、有趣。黄浔教授还是我的毕业论文答辩的主答辩人,当时他问了什么问题,现在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反正没有为难我,让我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

除了上述五位正教授外,当时会计系还有一批副教授,如林万祥、王治安、郭徐咸、张齐新、税显光、潘学模、陈苑红等等,他们大部分那时的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正值年富力强,是系里的中坚力量,撑起了西财会计系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