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师友广记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师友广记 - 正文

2004级本科会计国防/连轶:柳林初代swufer:我们在荒原上种星星

来源: 日期:2025-05-18作者: 浏览量:

柳林初代swufer:我们在荒原上种星星

2004级会计国防班 连轶

去年深秋,我又一次来到柳林,凝视着校园门口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银杏。叶片簌簌落在地上,夕阳爬上“从戎思源”的碑石,恍若看见2004年那群青涩少年正从时光深处走来。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04年的秋天,成都平原的薄雾裹挟着希望与丰收的气息,浸润着这片刚刚被命名为“柳林”的土地。当我和父亲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老309路公共汽车,从百花中心穿过文家场的农田,背着重重的行囊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天色已黄昏。那时,北门还没有修好,柳台大道上满是纵横的泥泞,校园里裸露着钢筋的建筑物骨架,远处的农舍还有袅袅炊烟,恍若一个巨大工地的校园,让我瞬间有一种抽离感。

没错,我们2004级就是这片荒原上的第一批拓荒者。

那个时候,经世楼只开放了一半,图书馆就是教学楼的B区,宿舍也只有松竹梅三个园。我住在松园B206,那时园区里的桂花树苗还不到半人高,枝叶间挂着施工队遗落的红绸带,被宿管阿姨称为“给新学校讨个好彩头”‌。

我们也在校园里陪伴我们的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似乎听到了未来的希望和繁华,一片片种下。

贰|我们的“柳林高中”

作为财大的第一届柳林人,也是第一届国防生,刚进校就被安排了军训,成都的“秋老虎”烈日给这段记忆镀上金属般的光泽,也让我们的皮肤黝黑了好几个色度。晨跑时,胶鞋碾过沾满露水的野草,惊起成群的麻雀;晚训后,躺在塑胶的朝晖运动场上,能看见漫天的星辰从空旷的天空倾泻而下,拓荒期的柳林校区,有一点诗和远方的梦境。

充实,是那段时光留给我们最深的记忆。密密麻麻的课程表像精密齿轮,严丝合缝地切割着时光。由于校园外仍比较荒凉,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出校门要交请假条,保安见条放人,大家觉得麻烦,而出校门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因此出去玩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很多。为此,校园里学习的氛围也是格外的好,同学们一有时间就泡在自习室,男同学不怎么玩游戏(是因为还没有智能手机),女同学也不怎么注重“打扮”,似乎上了大学好像和高中也没有太大差别,因此那个时候的柳林校区被大家自诩为“柳林高中”。

说到自习,我便想到了“通宵自习室”,相信这会唤起很多2004级同学的记忆。开始学校不允许通宵学习,后来在同学们的呼吁下,通宵自习室开放了。通宵自习室里日日夜夜都亮着灯,桌子上的书堆得很高很满,桌子上边个个是低头用功的同学,那劲头不亚于高三备战高考。天冷之后,很多人经常会捧着盛满热水的杯子,细细呷上一口,好像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似的,吐一口气,然后环顾四周,慢吞吞地自言自语:“能在这么冷的天喝热水,真是种享受啊。”

叁|为迎评创优做贡献

2004级一入校就遇到的大事,非“评建创优”莫属。早饭不能带入经世楼,准备英文的自我介绍,了解母校的校史,上课前一声响亮的“老师好”,胸前佩戴的校徽……迎评的几天里,3000多名柳林初代swufer作为柳林校区仅有的“东道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是青春洋溢、充满活力的学生;是对财大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页历史了解透彻的导游;是热情满腹、真诚奉献的志愿者;更是忠心不改、爱校如家财大的好儿女。

“评建创优”在当时是西财必须把握好的发展机遇,它所要求的严格规范和标准,使得大家不免对当时的严格管理发几句牢骚,但抱怨归抱怨,“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却是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刻在每个人的心里的,最终每个人还是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学风、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校的发展大业中去。最后,学校评建工作取得圆满结果,这使得学校在办学条件改善、学科专业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为母校和我们一辈子受益的财富,它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肆|我的大学二三事

记得在柳林的第一个冬天,清晨的校园总是被团雾笼罩,手里拿着的报纸从宿舍带到经世楼的时候已经是湿漉漉的了。可能是人少的缘故,那时候的温度总感觉比现在还要低上几度,让许多北方来的同学都很难适应,晚上洗脸一不小心没擦干,第二天手上、耳朵上就会长出冻疮。也就是在那时候,第一次听说了还有冻疮膏这种药。

大学生活最让我难忘的,是精彩各类社团和学生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亲历见证了柳林校区学生活动的发展和繁荣。为了让大家的闲暇生活更加丰富,从放映坝坝电影开始,到组织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社会实践……再到后来,我和会计学生会的同学们连续3年拿下学校团日观摩、五月诗存、五月艺术节的桂冠,不仅是对付出汗水的肯定,更是对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

最想感谢的是校报和校园电视台,尽管随时都忙的不可开交,甚至一周三天通宵。但让我在当时能够有机会面对面的采访敬一丹和黄健翔这样的知名人物,学习到新闻采访和编辑的经验和技巧,为我从事如今的工作铺垫下了厚重的基础。

伍|迷彩青春书写报国担当

作为国防生,我们在柳林的生活会更加特别一些,除了学习,我们日常还需要参加军事训练,假期要去部队参训。早上7点,早操开始——站军姿轻松挺拔岿然不动,走正步昂首挺胸精神饱满。不论寒冬酷暑,国防班的口号总是第一个唤起校园的沉寂,也被不少同学冠上了“扰民”的称号。也就是因为这身特殊的军装,让我们总是排在队伍的末尾,帮助其他同学收拾忘记收拾的餐盒,成为各个活动现场最积极的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的瞬间,正在寝室休息的我们不是像其他同学忙着逃生,惶恐打折打电话向家里求安慰,而是接到命令,迅速在松园楼下集结列队。余震未消时,国防班的同学已经开始维护校园秩序,后来又奔赴灾区投入到救援中去。在绵阳体育馆,我和同学们一起搬运物资、消杀防疫、安抚群众。那一时刻,感觉自己忽然长大了。

在灾区奋战的那些日夜,我们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先后参与完成搜救人员、转运伤员、搬卸物资、拆除危房、搭建帐篷等急难险重任务,受到灾区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西财国防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我想其孜楼前那块大爱碑记,也有我们的青春书写。

曾经,我向往那一身橄榄绿的制服,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第明白其中的分量,感谢国防生生活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大学体验,让我变得独立和坚强,也使我不忘初心、不畏困难、勇于追逐中国梦!

毕业典礼那天的柳林,校园周边已是高楼遍地。我们在校园里栽下树苗,向着四年青春告别,也向着祖国的四面八方飞驰而去。而当2024年我们在柳林重聚时,毕业季种下的银杏已亭亭如盖。恍惚间,我们这些进入不惑之年的身影正从银杏叶隙跌落,依旧是2004年秋天的模样:裤脚沾着草籽,眼底燃着星火,迷彩服口袋里藏着那个时代最美的晨曦‌——

我们在荒原上仰望星空的那个年龄,也不曾忘记种下星星,渺小启程,行至远大,岁月缱绻,葳蕤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