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初代回忆录贰:尽力不留遗憾,就好
2025年,适值母校百年华诞之庆,班级群内总不时涌现这样的慨叹:吾校竟已臻期颐之年。
2025年,也是我们入学母校纪念的第21年,毕业离开母校的第17个年头。哇,从没想过,时间竟然这样不经过,弹指一挥间都不能形容现在当我扳着手指写下这几个数字的心情。

壹||母校于心底的力量与坚定,就像从未离开过。
上一篇同级的连同学在回忆录中说:我们2004级是在荒原上种星星的这一批人,点滴文字,把尘封许久的记忆缓缓打开。时间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毕业已接近2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变化了很多,但是去年时值会计学院成都校友会成立之际,有幸回到了学校,在大礼堂见到了我们亲切的辅导员卉姐,见到了连同学,大家点头微笑示意,又仿佛和十几年前见面的情形不无两样,回到学校的土地,恍惚间,那些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十几年光阴被骤然压成一张薄脆的纸,短暂得仿佛我们不过是上周才见过面,连空气中浮动的陌生感都未来得及滋生。
2008年毕业,从温暖朴实的温江小城市去了一线大城市大企业入职,就像一条从温暖呵护的环境,突然游到大城市海洋的鱼,一边怀揣着光荣与梦想,一边也迷茫和无助,谁在职场不是一边接受现实狠狠的拍打,一边成长呢?记得毕业前几年只要有机会回成都,一定要周转309回去母校,什么都不用做,就在华新广场的椅子上坐着,看看梅园的玻璃幕墙反射的一阵阵晚霞光,就在开了灯的朝晖体育场席地而坐任微风吹佛,感受着校园独有的浪漫星光,就仿佛所有的拍打都变成了鞭策,所有的疼痛都不值一提。归来时的委屈、失落的小情绪,离开时都幻化成了力量和坚定。我想,这就是母校给予我们的意义,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几年,遇见Swufe,这些时光赋予我们的正直、善良且充满力量,一直是存在于心底支撑我们的源泉。

贰||写给像阳光一样热烈、真诚、温暖的你们。
2008年毕业前夕,遇到百年一遇的5.12大地震,毕业的不舍情绪,混杂在地震的恐惧、震后连绵不断大雨的潮湿中,分离的心情在国家大难面前也被冲散了。毕业前的1个月时间,已完成答辩的我们,首当其中,第一个冲向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类志愿者服务中,都在尽绵薄之力共渡国家大难。直到毕业的前一两天,离校的日子确定了,班级与社团的各种毕业散伙饭安排起来,我们才意识到,分别近在咫尺。
还记得离校的前一晚,和同学们在梅园前的水吧一夜未眠,大家借着游戏互诉衷肠,借着酒劲尽情哭泣,第二天早晨6:00搭乘最早一班309奔赴机场,在学校北大门前,用着还不是智能手机的诺基亚N95疯狂拍照,总觉得青春就此画上句号,总认为这这些人会从此散落在天涯。
可是,站在毕业20年的时间轴回望过去的时光,即为青春年少的饱满情绪而感动,也很想回到分别的那天清晨,抱着哭的哗啦啦的自己说一句:别害怕分离,你看,20年后,这些大学的挚友伙伴,都还在!你们会一起经历人生的起伏,会一起见证彼此恋爱结婚的重大时刻,还会一起带着孩子继续聚会……那个在大学一起熬夜一起为追逐梦想与星光的挚友,会是你以后失恋时彻夜倾诉的对象,也会是你婚礼上送上手捧花的姑娘,你们彼此人生中每一个重要或不重要的时刻,都在一起。我想,除了大学赋予我们的正直善良且充满力量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段时光中遇到的热烈、真诚又温暖的你们,更是这段时光最大的恩赐。

叁||一首凡人歌,送给我们每一个人。
那个18岁的少年,一眨眼来到人生不惑的40岁,我们的记忆与青春,都如大河奔流般汹涌而去。《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拿到什么口味的。” 我们每个人的这二十年,到底留下了什么?
我想,这一段一段“见人、见天地、见众生”的人生旅程,留下的,是接受了自己不是梦想中那个光芒万丈的大女主,却依然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与人的那份坦然;是知道很多事情所求非所愿,却依然努力往前走,让每一个选择都不留遗憾的那个向上的劲;是努力唱好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凡人歌的豁达与坦诚;是坚守底线却又不会不知变通,是不会对周遭默然的那一份宽容和爱。这是生活教会我们的,也是那些年在母校的时光影响和授予我们的。

去年,在我04年入校那年出生的小侄女,也高中毕业考入母校。时光的回旋镖打到自己身上,送她去学校的那天我对她说:尽情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尽力去学习,去爱,去感受,不留遗憾,就好,这一段在SWUFE的时光,值得!
这也是想对20多年前那个拖着行李箱从边陲小镇来到母校的17岁小女孩说的,尽力,不留遗憾,就好,很多很多年后你依然会受到来自母校的滋养,依然会感谢在最好的年纪遇到母校,遇到你们。